近日,广东东莞爱心助学老人张坤与世长辞富豪配资,享年80岁。这位与湘西凤凰结下27年不解之缘的助学老人,用毕生积蓄为3666名凤凰学子铺就求学之路,如今化作星辰,永远闪耀在凤凰的夜空。
一场跨越山海的善举
故事要从1988年讲起。张坤帮参加青年歌手大赛获奖的女儿回歌迷来信时,被一位小女孩因50元学费面临辍学的求助信触动,当即回信并附上学费,就此开启了他的助学之路。从这之后,他开始参加广东省希望工程活动,了解到更多孩子求学的艰难。
一次偶然机会,张坤接触到凤凰11名面临辍学的学生,从此与凤凰结下不解之缘。
1999年,张坤第一次踏上凤凰的土地,来到孩子们的家里看望,给他们买衣服,请他们吃饭。在张坤助学的27年里,他先后138次来到凤凰,足迹遍及凤凰大大小小的校园,用半生心血,为每个梦想插上翅膀。
截至目前富豪配资,张坤的“千分一”助学团队共资助9106名学生,其中在凤凰县资助学生达到3666人。这些受资助的学生成为当地教育扶贫事业中温暖而生动的注脚。
多年来,张坤不顾路途遥远、山路崎岖,频繁往返于广东东莞与凤凰之间。从最初的个人资助,到后来团队的壮大,张坤和伙伴们的脚步从未停歇。他们走过蜿蜒的山间小路,蹚过湍急的溪流,只为将助学金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,给予他们继续学业的希望。
用爱托举希望的灯塔
张坤的助学理念质朴而坚定,坚持“六个自”原则,即自觉、自愿、自发、自由、自然、自在,让每一份善意都源自真心。
在凤凰助学的岁月里,张坤的团队不仅给予经济上的支持,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。他们给每一个受助学生建立档案,定期回访,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心理状况。每逢开学季,张坤最忙碌也最开心。他忙着为孩子们筹备助学金、学习用品。看着孩子们拿着新书包、新书本时脸上绽放的笑容,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。
他常说:“看到这些孩子学习、工作,甚至成家立业,那就是我最大的回报。”为了这份回报,张坤倾注了全部心血。哪怕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像以前那样频繁走访富豪配资,他也时刻关注着凤凰助学点的动态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与受助学生和当地老师保持联系。
2013年,凤凰县人民政府授予张坤“荣誉市民”称号。2021年,张坤荣登3月“湖南好人榜”,获评助人为乐类“湖南好人”。
受助学子的感恩与传承
在凤凰,张坤的名字家喻户晓,他是孩子们口中亲切的“张爷爷”,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大恩人。
受助于2004年的吴笑梅,与张坤相识在凤凰县两头羊完全小学,一张小小的受助申请表,圆了她的大学梦。
她回忆道:“第一次见面,从张爷爷的言语中我知道了小学之后还有初中、高中,甚至还知道了想都不敢想的大学,大山之外有繁华的城市。”在张坤的鼓励与帮助下,吴笑梅努力学习,考上大学,如今跟丈夫定居西安,从事医务工作。她和妹妹都是张坤资助的孩子,妹妹也上了大学,现在在一家企业做会计。大学时打暑期工挣钱,张坤帮她联系工厂、车接车送到车站,每逢周末或下班,还提着零食水果去工厂看她,时间充裕时带她去摘果子、看大海。这些点滴关怀成为吴笑梅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回忆。
“现在,我跟我的两个妹妹都加入了‘千分一’助学团队,我们在‘淋雨’的时候,张爷爷给我们撑过伞,而现在,也想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,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”吴笑梅说。
何为千分一?这是张坤助学团队的理念,意思是每个人奉献收入的千分之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公益就会成为习惯。
得知张坤离世的消息,凤凰的受助学生们悲痛万分。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,有的写下深情的悼念文章,回忆与张坤相处的点点滴滴;有的制作纪念视频,记录那些被张坤关怀的温暖瞬间;还有的从各地赶到东莞,希望能为这位恩人送上最后一程。
“我的第一件暖暖的羽绒服是您给买的;我的第一部小巧玲珑的手机是您给买的;第一次吃美味大餐是您安排的;第一次吃到美味的荔枝和东莞月饼是您给寄的……”张坤资助的学生伍秀珍发在微信朋友圈里,纪念她的张爷爷。
种子发芽,悄悄长大。这位总说自己“没文化”的老人,用最纯粹的方式诠释了教育的真谛——他不仅改变个人命运,更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。
(湖南工人报 黄文渊)富豪配资
点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